護理常識
足下垂
作者:admin 發布于:2023-08-07
足下垂簡介:
足下垂 foot drop 骨外科體征之一。 病人坐位,兩下肢自然懸垂,如見足處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動背屈與內、外翻,則為足下垂。
本征可見于坐骨神經麻痹和腓總神經麻痹。前者所致本征,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而后者所致本征,足趾可跖屈;據此可鑒別二者。另外本征還可見于脊髓灰質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與下肢癱瘓等。
病因分析
根據Andersson、Bowden、Lynch、Takahaslfi、Gathrie、Dietz等前輩的研究表明:足下垂患者是由于神經根(腓總神經、腳神經、、坐骨神經腰骶神經根、大腦神經均可能)長期嚴重受壓,神經根表面壓力超過50mmhg持續2min即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而在100mmhg以上即可導致腳周圍神經損傷、脊髓運動神經損傷、肌營養不良和關節屈曲畸形,進而增加了僵硬度和關節周圍的肌肉結構發生活化而發生了生物力學變化,軟組織缺損或瘢痕牽拉于某一位置,其具體表現為:①腓腸肌、比目魚?。翰划a生前掌部的屈曲而可看見跟骨的明顯運動;② 由脛骨后肌,腓骨長、短肌,前掌部相對于后掌部呈跖屈,未見跟骨的明顯運動;③ 由趾長屈肌代償,伴足趾的較強屈曲;④ 由足母趾長屈肌代償,伴足母趾的屈曲;⑤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關節突關節增生內聚,側隱窩及神經根管狹窄,再加上間盤突出鈣化,小腿的前肌群和外側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的改變,肌小節的喪失、水分的喪失,膠原沉積和粘滯性的改群痙攣牽拉,就引起足下垂。
足下垂常見的治療方法:
治療足下垂常見的方法有足部溫熱療法、康復鍛煉、針刺與按摩、佩戴支具、脛前肌及趾長伸肌腱懸吊、脛后肌腱轉移治療足下垂、腓腸肌內外側頭前移、重建伸趾功能術、中醫定向藥透療法、口服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手術切除、電刺激等。